从实践来到实践去——解读2013年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(征求意见稿)
翁建平 纪立农 陆菊明
在本次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(CDS)第17次全国学术会议上,《2013年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(征求意见稿)》(下简称“指南”)的发布无疑是最大的亮点之一。据CDS第7届主任委员翁建平教授介绍,我国指南是在凝聚国内证据和参考国外证据的基础上编撰而成,从2003年CDS组织编撰我国第一版指南开始,历经2007年和2010年的第二、三版指南,到今年已是第四版(征求意见稿)。在这个过程中,来自中国的证据越来越多,因此指南是符合国情和疾病变迁特征的。2013年版指南的指导思想是应对新形势、反映新进展、更关注临床、更关注应用,内容更体现中国人群特点、更符合中国医改需要、更反映中国糖尿病研究和防治策略进展、更强调标准化路径、更提倡可广泛落实的措施。
翁建平教授、纪立农教授和陆菊明教授分别对指南的更新要点进行了解读。
补充中国城市医院糖尿病截肢的临床特点 2010年39家医院共有1684例患者截肢,因糖尿病足截肢者475例(28.2%),占非创伤性截肢的39.5%;这475例患者中,男性占65.9%,平均年龄66岁,平均糖尿病病程130个月。
提出中国糖尿病风险评分表 预防糖尿病应采取高危人群优先策略,应根据糖尿病风险程度进行针对性筛查。2013年版指南首次提出中国糖尿病风险评分表,总分≥25分者应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(OGTT)筛查。
暂不推荐糖化血红蛋白(HbA1c)为糖尿病诊断切点 我国HbA1c作为糖尿病诊断切点的资料相对不足,且其测定标准化程度不够,因此暂不推荐在我国将HbA1c作为糖尿病诊断切点。
降糖药物选择和治疗路径 在积累我国临床研究证据的基础上,指南对药物治疗路径作了修改,取消了二线和三线治疗的备选路径(图1),提出了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(2周至3个月)强化胰岛素治疗路径(图2)。
减重治疗 减重治疗的适应证分为可选适应证、慎选适应证和暂不推荐,其中暂不推荐仅适用于临床研究。而2010年版指南不作上述分类。
糖尿病神经病变诊断路径 主要依据症状和体征进行诊断,不再强调神经传导速度检测。
综合控制目标 空腹血糖控制目标为4.4~7.0 mmol/L(2010年版为3.9~7.2 mmol/L);血压控制目标为<140/80 mmHg(2010年版为<130/80 mmHg)。甘油三酯控制目标为<1.5 mmol/L(2010年版为<1.7 mmol/L);合并心血管病时,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(LDL-C)控制目标为<1.8 mmol/L(2010年版为<2.07 mmol/L或较基线降低30%~40%);未合并心血管病但年龄>40岁并有≥1种心血管危险因素者,LDL-C控制目标为<2.6 mmol/L(2010年版为<2.5 mmol/L)。
代谢综合征诊断标准 2013年版标准为具备腹型肥胖(男性腰围≥90 cm,女性≥85 cm)、高血糖、高血压、高空腹甘油三酯、低空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(HDL-C)中至少3项,其中高血压标准为≥130/85 mmHg(2010年版为≥140/90 mmHg),空腹HDL-C标准为<1.04 mmol/L(2010年版为男性<0.9 mmol/L,女性<1.0 mmol/L)。
重视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(OSAHS) 我国研究显示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OSAHS患病率在60%以上,故2013年版指南增加了关于OSAHS的阐述,强调应加强医务人员对两病共存的认识,进行相应筛查。
糖尿病的特殊情况 糖尿病合并感染的防治增加了如下要点:所有≥2岁的2型糖尿病患者均须接种肺炎球菌多糖疫苗,>64岁的糖尿病患者若在65岁以前接种过疫苗,接种时间超过5年者须再接种1次;≥6个月的患者每年须接种流感疫苗;19~59岁患者若未曾接种乙肝疫苗,则应该接种,≥60岁的患者若未曾接种乙肝疫苗,可以考虑接种。此外,指南新增了糖尿病与口腔疾病的内容。
展开部分内容仅可在
临床指南app 查看下载
收藏
分享